日前,廣電計量總經理助理、信息化服務事業部總經理于莉莉博士受邀接受新華網廣東頻道采訪,暢談數字經濟新發展新機遇,并介紹公司在信息化檢驗檢測領域的技術能力與標準建設參與情況,以“全、專、高”的技術服務助力數字中國建設。

【以下是媒體采訪的具體內容】
手機支付、遠程開會、APP快速辦理證照……這些我們生活中的場景,就是“數字中國”的日常應用。
作為數字中國建設的基礎性產業,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近年來實現快速發展,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,在人工智能、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等領域,涌現出一批具有競爭力的現代信息技術服務企業。
與此同時,產業鏈供應鏈脆弱、企業軟件化能力較弱、“重硬輕軟”現象等制約產業發展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?!败浖c信息化檢驗檢測服務能夠針對軟件價值失衡、質量標準體系缺乏等行業痛點,提供基礎保障服務,扮演著軟件與信息技術產業‘守護者’的角色。”廣電計量總經理助理、信息化服務事業部總經理于莉莉說。
近年來,廣電計量從軟件測評業務著手,引進培養一批以博士專家領銜的技術服務團隊,持續深化信息化檢驗檢測評估技術布局,以“資質+標準”雙輪驅動,構建了“前期規劃設計評估+中期開發軟測、大安全+后期運維管理治理”的軟件全生命周期質量服務體系,涵蓋軟件造價評估、軟件測評、信息安全風險評估、數據治理等領域。
產業要發展,標準需先行。作為國有企業,廣電計量參與信息化、數字化領域的標準建設,累計立項并發布40余項行業與團體標準,其中8項是作為主編單位開展。
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,要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。于莉莉表示,在數字經濟時代,數字化轉型已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修課。但數字化轉型并不是簡單的技術更新,而是涉及經營理念、戰略、組織文化、運營體系等變革。“數字化轉型”的目標是幫助企業實現“提質、增效、降本、減存、綠色、安全發展”的高質量發展,在數據治理、數據安全、數據質量等領域的數據管理能力提升是關鍵。
為幫助企業提高數據管理能力,廣電計量持續協助工信部、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等單位,在廣東、河南、山東、陜西、重慶等省市開展40多場DCMM標準宣貫活動。在2022年,廣電計量完成近百家企業的評估工作,包括通信、互聯網、制造、軟件信息技術服務等行業,貫標評估量占全國全部貫標企業的11.4%,位居所有評估機構第三位,報告通過率100%,其中3項案例入選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的“2022年數據管理百項優秀案例”。
此外,廣電計量擁有多項數據標準、數據安全、數據治理等領域的第三方認證評估及專項技術服務能力,能引導企業加強數字安全治理,激活數據要素潛能,打通數字化轉型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于莉莉表示,未來,廣電計量將圍繞數字化政府建設、企業數字化轉型、智慧城市建設、大數據管理、標準體系建設等領域,以“自主可控+數字化”為核心,持續完善軟件測評、信息安全、認證評估、科研等領域的資質和服務能力,加速形成信息化領域全生態鏈服務體系,為推動數字中國建設貢獻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