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這幾天,河南的災情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。為了盡快降低災情影響,社會各界攜手動員抗災——從政府到企業,從組織到個人,大家爭相獻出力量愛心,盡一切可能為災區民眾提供支持,印證了中華大地上的災難無情人有情!
在眾多救援力量中,國家應急管理部派出的翼龍無人機通信救援,更是讓網友們紛紛感慨科技救援的力量。需知道,災情除了造成飲水、食物資源的極端緊缺外,由于通信受阻造成的“孤島效應“也非常令人揪心。而此次上演的無人機硬核科技救援,正是通過恢復通信解決了這個問題。
“7月21日,應急管理部緊急調派翼龍無人機空中應急通信平臺,跨區域長途飛行,歷時4.5個小時抵達鞏義市,18時21分進入米河鎮通信中斷區,利用翼龍無人機空中應急通信平臺搭載的移動公網基站,實現了約50平方公里范圍長時穩定的連續移動信號覆蓋。截止20時,空中基站累計接通用戶2572個,產生流量1089.89M,單次最大接入用戶648個,為災區居民及時報告災情、報送平安恢復了移動公網信號,打通了應急通信保障生命線。”
——《環球時報》

據介紹,該無人機系統具有航程遠、留空時間長、承載能力大、環境適應性強等特點,可在“斷路、斷電、斷網”等極端災害條件下,完成多譜段災害現場探查:公/專網應急組網通信、應急物資投送等任務,并融入應急指揮體系,是我國應急救災保障的新質力量。
作為第三方計量檢測機構,廣電計量從專業的角度出發,講述無人機背后要經過的重重考核,為您揭秘一架優秀無人機的“修養”。
無人機的發展及面臨挑戰
近年來,無人機產業迅速發展,無人機已逐步從軍用領域擴展到了民用領域,廣泛應用于偵查、農噴、通信、電力、森防、城防以及物流等行業領域,并朝著“無人機+行業應用”專業化方向發展。
然而,無人機應用場景復雜、作業強度大,在飛行性能、環境適應性、綜合任務能力、以及續航能力等方面都面臨更高要求,不少企業還要求工業級零部件需要進行更嚴苛的測試。

一架無人機背后的過關斬將
為了應對這些挑戰,滿足服役要求,一架無人機背后要經歷無數考驗,是真正的千錘百煉。
例如本次翼龍無人機最為人驚嘆的是其留空時間長。對此,燃油動力可很好地解決航程問題。但如果是電池動力,續航能力將面臨著極大挑戰,需要進行充分的電池系統試驗,驗證其充放電性能。
無人機面對的環境可能非常復雜,是典型的“上刀山、下火海”能手,要求極高的環境適應性,其背后要經歷嚴格的環境適應性試驗,包括低溫、高溫、沖擊試驗、防護等級、抗風能力等環境試驗,以及輻射發射、射頻抗擾、靜電放電等電磁兼容測試。而對于大型無人機而言,它們往往需要經歷任務載荷試驗,以考核其承載能力。
通常無人機需要執行特定的任務,如通信保障,供電保障,農業噴淋等等,而不同的任務背后意味著不同的功能模塊集成在無人機中,需要進行相應的功能、性能測試。以執行通信保障任務的無人機為例,可能會特別考核其中無線通信模塊的射頻性能,主要包括定位系統,無線控制系統,2/3/4/5G通信系統等產品通信模塊。
此外,還有導航系統測試、數據鏈系統測試、電磁兼容性測試等。
想要了解完整的無人機基站檢測項目,請點擊下方留言,小編立即為您奉上!
無人機質量關系重大,廣電計量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可提供無人機檢測的機構,可為客戶提供整機與部件級測試,并為客戶的產品改進提供支持,為您的無人機把好質量關、順利通過產品認證及適航審定。
(點我留言)